
當橘朵的爆款腮紅還在社交平臺刷屏時,其母公司橘宜集團卻悄悄將籌碼壓向了一個更“硬核”的領域。2024年7月,這家以“少女感彩妝”聞名的公司宣布全資收購功效型護膚品牌百植萃,看似跨界動作的背后,實則是中國美妝行業從流量狂歡轉向技術深水區的關鍵轉折。此次收購不僅填補了橘宜在專業護膚賽道的空白,更暗藏著一場關于行業話語權爭奪的深層布局——在Z世代消費者從“顏值消費”轉向“成分信仰”的今天,沒有醫學背書的彩妝巨頭,注定難逃“曇花一現”的命運。
橘宜集團的焦慮,正是中國彩妝市場的縮影。旗下橘朵、酵色雖憑借小紅書種草和快時尚式上新策略,創下年銷42億元的亮眼成績,但隱憂已現:彩妝復購率持續下滑、研發投入不足2%的短板在功效護膚時代暴露無遺,更要命的是,30歲以上用戶正在加速流失——這群向抗初老領域遷移的消費者,恰恰是美妝市場含金量最高的群體。收購百植萃,本質是場精準的“技術補血”:這個擁有13年醫研背景的品牌,帶著28位皮膚科專家團隊、76項臨床檢測報告和12家三甲醫院合作資源,為橘宜構建起一道護城河。百植萃客單價380元的主力產品,不僅將橘宜的用戶生命周期價值提升3倍,更讓集團首次觸達一線城市高凈值女性——這群相信“臨床實證”的消費者,正是當下最愿為科技買單的群體。
這場收購絕非簡單的品類擴充,而是一次研發邏輯的重構。百植萃自主研發的4D玻尿酸、純度99.2%的藍銅勝肽等成分,讓橘宜首次獲得與華熙生物、貝泰妮等科技大廠對話的資格。更精妙的是渠道協同:橘朵的6000家線下網點正面臨流量枯竭,而百植萃深耕的5000家醫美機構與皮膚診所,不僅帶來年均2000元的高客單消費場景,更開辟了“術后修復+妝容重塑”的閉環生態。當消費者在醫美機構做完光子嫩膚,順手帶走一盒橘朵腮紅時,橘宜的“彩妝+護膚”雙輪驅動模式才算真正跑通。
看似完美的聯姻背后,挑戰同樣尖銳。如何讓習慣了9.9元眼影盤的年輕客群接受近400元的精華液?怎樣平衡彩妝的快時尚基因與護膚品的長線研發周期?這些問題的答案,或許藏在橘宜集團更大的野心之中——據招股書披露,百植萃的醫學資產使其估值系數提升近1倍,這意味著收購不僅是產品線的延伸,更是資本故事的升維。當美妝IPO的估值邏輯從“GMV增速”轉向“專利數量”,橘宜顯然在提前鋪設通向資本市場的技術紅毯。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AI觀察員
恒正網-大額配資-正規炒股在線配資網-上海股票配資公司提示:文章來自網絡,不代表本站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