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標題:戰投安邦護衛五年后 “大賺一筆”的南都物業數錢離場)
觀點網 8月11日,南都物業發布公告,計劃減持其持有的安邦護衛股份403.23萬股,占安邦護衛總股本的3.75%。
根據公告,此次減持旨在優化南都物業資產結構,增加現金資產,增厚股東收益。
就在不久前的7月14日,南都物業公布了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
數據顯示,南都物業預計2025年半年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億元到1.5億元,同比增加387.02%到630.52%;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4500萬元到6000萬元,同比減少16.44%到增加11.41%。
南都物業解釋,業績預增的主要原因是安邦護衛的股價波動導致其持有的其他非流動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較大。
2025年上半年,南都物業確認公允價值變動損益7818.55萬元,增加當期凈利潤5863.91萬元。
剛剛在資本市場大賺一筆的南都物業,為何決定此時離場?
漂浮的南都物業與安邦護衛
南都物業與安邦護衛的故事,還要追溯到2020年。
當年,南都物業作為戰略投資者,以4717.74萬元認購了安邦護衛403.23萬股,占IPO前總股本的5%。
彼時的選擇并非單純的財務投資,業內人士認為,南都物業還希望借助安邦護衛背后的國資股東背景,強化自身在浙江省內公建及城市服務市場的競爭力。
資料顯示,安邦護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注冊資本約1.08億元,是浙江省屬國有企業,具備武裝守護押運資質,主營業務涵蓋金融安全服務、綜合安防服務、安全應急服務及海外安保服務等領域。
截至今年3月底,其最大股東浙江省國有資本運營有限公司持股41.85%,南都物業以3.75%的持股比例位列第六。
2023年12月20日,安邦護衛在上交所主板上市,發行價19.10元/股,成為國內首家上市的安全服務企業。
這一年,南都物業營業收入達到18.51億元,同比增長0.23%;凈利潤同比增長26.38%,其中安邦護衛上市帶來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功不可沒。
然而,這段看似順利的資本故事,在2024年迎來波折。
當年,安邦護衛股價大跌,直接拖累南都物業錄得公允價值變動損益-5306.45萬元,減少凈利潤近4000萬元。
2024年,南都物業營業收入同比下降2.45%,主要系物業服務項目撤場所致;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2190.53萬元,同比下降88.21%。
不過南都物業并未因此急于退出,而是選擇堅持,等待轉折。
2024年,安邦護衛仍實現營收26.57億元,同比增長6.93%;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1.25億元,同比增長6.12%。
截至2025年3月31日,安邦護衛總資產為35.99億元,凈資產為18.17億元。
減持計劃背后的不確定性
今年4月以來,安邦護衛股價一路攀升,截止至8月12日收盤,股價達49.16元/股,遠高于南都物業最初的投資成本。
與此同時,安邦護衛在2023和2024兩年的分紅均為5376.34萬元,累計分紅超一億。
這筆五年前的投資,南都物業早已回本數倍。
但資本市場的波動讓收益的確定性打了折扣。去年的股價震蕩和業績被動縮水始終無法安定南都物業的內心,炒股的每一步棋對于物企來說,都必須謹慎。
在減持公告中,南都物業聲明:“由于資本市場變化及個股價格走勢等因素具有不可控性,公司將結合市場情況、股價表現以及相關規定等因素,決定是否實施以及如何實施本次股份減持計劃。”
由此看出,減持計劃的背后,蘊藏著巨大的不確定性,也體現了南都物業的動搖。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減持公告發出的當日,南都物業在公眾號中發布了其近日與安邦護衛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的消息——雙方將在低空經濟、人工智能、通用機器人及城市治理等領域展開合作,共同探索前沿技術在物業及綜合安防領域的商業化落地路徑。
南都物業還表示:“未來,南都物業將與安邦護衛共同攜手,以創新為驅動,以合作為紐帶,為構建更加安全、智慧、高效的城市服務生態貢獻更多力量。”
這意味著,即便在資本層面退出,雙方在業務和戰略層面依然保持緊密聯系,這段故事或許還沒到達終點。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恒正網-大額配資-正規炒股在線配資網-上海股票配資公司提示:文章來自網絡,不代表本站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