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上海當代音樂節將于11月17日至23日在上音舉辦,以“上?!な澜纭ぎ敶の磥怼睘樽谥迹蛟熵炌ü沤?、融匯中西的當代音樂盛會,為市民帶來高品質的聽覺盛宴,為中國乃至世界音樂發展注入新能量。

上海當代音樂節的前身是2008年創辦的上海當代音樂周,2022年從“音樂周”正式升格為“音樂節”。上海音樂學院院長、音樂節藝術總監廖昌永教授表示,上音始終屹立于音樂藝術發展前沿,而音樂節的舉辦正是上音“教創演研”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的生動實踐,為培養德藝雙馨、紅專兼備、國際視野、全面發展的拔尖創新藝術人才提供了堅實支撐,更承擔起引領中國專業音樂發展、推動國際文化深度對話的責任。
本屆音樂節將呈現5場主題鮮明的交響作品音樂會、1場民族管弦樂作品音樂會、4場高水平的室內樂音樂會、6場學術講座與論壇、“百川獎”國際作曲比賽決賽音樂會以及全國本科作曲教學工作坊。音樂節將上演71位作曲家的91部當代作品。其中,世界首演作品20部、亞洲首演作品1部、中國首演作品10部。本次音樂節還包含1場延邊歌舞團呈獻的中國朝鮮民族藝術展演。
從藝術呈現來看,本屆音樂節兼具高水準藝術質感與深厚學術內涵,更凸顯鮮明的時代特征與文化厚度。開幕式上將由上海愛樂樂團在指揮家張亮執棒下,奏響賈達群教授交響組曲《巴蜀》的第一樂章“雄山秀水”,五位重量級作曲家的經典與新作將實現交響輝映。閉幕式則以古箏、編鐘搭配電子音效,構建傳統與科技交融的聽覺體驗。民族管弦樂對中華傳統音韻的當代表達,與青年作曲家以電子、人聲、打擊樂打造的多元聲音宇宙,共同勾勒出當代音樂的豐富圖景。
本屆音樂節特別設置多重致敬與紀念環節。恰逢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波蘭作曲家亨利克·格雷斯基的《第三交響曲》將由第十五屆中國音樂金鐘獎決賽入圍者烏列熱演繹,著名作曲家葉小綱為大提琴與樂隊而作的《我遙遠的南京》則帶領觀眾回溯歷史、呼喚和平。今年也是作曲家肖斯塔科維奇逝世50周年,為致敬這位音樂巨匠,青年大提琴家陳亦柏將奏響其《第一大提琴協奏曲》。而在意大利作曲家貝里奧誕辰100周年之際,貝里奧國際作曲大賽唯一大獎得主、青年作曲家依克山·阿不都沙拉木的作品《抑制》也將登上“經典與新聲”交響作品音樂會舞臺。
上音作曲指揮系主任、上海當代音樂節項目總監周湘林教授介紹,國際交流與青年培育是本屆音樂節的重要亮點。法籍意大利作曲家馬爾科·斯多巴、美籍華裔作曲家周龍、中國作曲家賈達群擔任駐節作曲家,不僅帶來代表作演出,還將舉辦專題講座分享創作理念。音樂節特別搭建青年音樂人展示平臺,“上音青年作曲家交響作品音樂會”匯集九位青年教師新作,依克山、路芊辰等新生代作曲家的作品也將在多場音樂會中呈現,多位中國音樂金鐘獎獲獎者及青年演奏家、歌唱家的加盟,更讓藝術傳承與創新活力盡顯。
傳統文化的當代轉化成為音樂節的鮮明特色?!独デ邸贰短柹聒B的祭祀》《聽園》等作品以當代語匯激活傳統文化基因,延邊歌舞團的“鼓樂弦歌映風華”展演則展現朝鮮族音樂的深厚底蘊。上音聲樂歌劇系主任方瓊教授將演唱沈葉教授創作的《望海潮·寶珠洞》,作品以納蘭性德詩詞為藍本,融合古典意境與民族韻味,融入非遺元素的現代管弦樂編配盡顯文化魅力。
廖昌永強調,真正的文化自信源于守正創新,真正的藝術高峰成于交流互鑒。未來,上海當代音樂節將繼續向具有原創引領性、品牌標識性和世界影響力的音樂節邁進,助力上海建設習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實踐地,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音樂動能。
恒正網-大額配資-正規炒股在線配資網-上海股票配資公司提示:文章來自網絡,不代表本站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