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桐城市部分生姜種植基地出現根腐病蔓延趨勢,嚴重威脅生姜產量和品質。為幫助農戶科學防病減損,該市農業農村局組織農技專家深入田間地頭,現場“把脈開方”,為姜農送上防病“及時雨”。
在位于嬉子湖鎮蟠龍村種植戶孫書文的生姜基地里,記者發現,原本應該郁郁蔥蔥的姜苗,部分出現了成片的黃葉和萎蔫現象,這正是生姜根腐病的典型癥狀。“前期持續高濕,后期又遇高溫,導致姜苗根部出現腐爛現象。”孫書文告訴記者,發現問題后,他立即向有關部門反映。
針對這一情況,當地農技專家第一時間趕赴田間地頭,通過土壤檢測和病株分析,確認病原為真菌性土傳病害。專家提出“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解決方案。該市蔬菜發展中心副主任楊大慶現場支招:對于輕癥地塊,采用甲霜靈等藥劑灌根;對發病嚴重的地塊,要及時鏟除病株,并用生石灰進行土壤消毒,防止病害擴散。
桐城生姜種植起步于2022年,目前處于產業培育階段。今年,該市種姜面積約40畝,主要分布在孔城鎮古井村、嬉子湖鎮蟠龍村、范崗鎮新聯村等地。作為高產值作物,畝均純收益能達到1萬元,效益顯著高于傳統糧油作物。
“部分村通過黨建引領,盤活閑置土地發展生姜種植。”楊大慶介紹,當地采取“村集體+農戶”模式,由村級黨組織牽頭對山坡崗地、撂荒地進行集中整治,實行統一規劃種植、統一銷售管理,有效帶動農戶和村集體增收。
目前,在農技專家的指導下,當地姜農正有序開展病害防治工作,力爭將損失降到最低。農業農村部門也將持續跟蹤監測,為生姜產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徐鑫鑫 汪立)
恒正網-大額配資-正規炒股在線配資網-上海股票配資公司提示:文章來自網絡,不代表本站觀點。